当前:
北京北京
行业全行业
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聚焦 >

资讯聚焦Reference News

科普人才培养“集结号”吹响后有何进展?

来源: 光明日报 发表时间:2013-04-24 10:49:00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万人拥有专兼职科普工作者只有13.06人,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难题。2012年,教育部与中国科协联合开展培养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试点工作,吹响了高层次科普人才的“集结号”。

  怎样才能吃得科学、健康?自称能“去除PM2.5”的空气净化器有用吗……如今,几乎人人都能说出几个困扰自己的科学问题,可身边能给出有效解答的人却实在不多——据统计,目前我国每万人拥有专兼职科普工作者只有13.06人,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难题。

  2012年,教育部与中国科协联合开展培养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试点工作,吹响了高层次科普人才的“集结号”。时隔一年,该计划如何开展?学科特色、培养模式有何不同?就业流向又包括哪些方面?针对以上问题,光明日报记者近日专访中国科协科普部部长杨文志,国务院学位办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孙也刚。

  问:开展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计划的缘起是什么?
  答:目前我国每万人拥有专兼职科普工作者13.06人,距离《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十二五”专项规划》提出的“十二五”期间每万人拥有专兼职科普工作者15人的要求仍有差距。目前全国共有科普人才175.14万人,其中专职人才22.34万人,拥有中级职称以上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普人才84.03万人,距离《科普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全国科普人才总量达到400万人,其中专职50万人,全国中级职称以上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科普人才达到300万人的目标有着很大的缺口。

  科普人才建设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保障。为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工程。2012年1月1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工作汇报会上,作出“要积极探索在高校开设科普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科普人才”的重要指示。

  问: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计划是如何开展的,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2012年,教育部与中国科协联合开展推进培养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试点工作,首批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6所高校和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馆、山东省科技馆、浙江省科技馆、湖北省科技馆、武汉科技馆和广东科学中心等7家科技场馆开展。试点高校招生类型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全国统考途径招收的生源主要为理工科专业的应往届本科毕业生。2012年先期开展培养科普教育人才、科普产品创意与设计人才、科普传媒人才三个方向的试点工作,并根据试点工作开展情况,逐步扩大培养方向。迈出了科普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对接的第一步。去年秋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位教育硕士(科普教育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成为第一批培养对象,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试点工作正式开启。
 

  1. 上一条:重庆市拟五年培养千名移动互联网开发人才
  2. 下一条:福建举行首届人才项目与资本对接会

返回顶部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