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
- 北京【北京】
- 行业【全行业】
更多通知公告
资讯聚焦Reference News
潘今一:天生的创业者
来源:千人杂志 发表时间:2013-01-04 15:30:12
虽然在高校、贝尔通信实验室和诺基亚中央研究院从事光通信研究将近二十年,但潘今一首次创业,其参与创办的神通网络公司便于短短3年内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随后,在一个适当的时机果断地将公司卖掉,得以从本世纪初大范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前全身而退;回国后白手起家,加盟并投资正处于内忧外患中的光桥科技,与核心团队一起,最终使得公司起死回生,于2006年被西门子巨资收购;2007年他创办弘视通信,几年下来,几乎垄断了全国的公安监所智能视频监控市场。
“创办一个公司成功一个公司”,《解放日报》曾以这样的标题报道潘今一的创业故事。看起来,潘今一的创业之路似乎皆是坦途,走得格外顺利。然而,如果放大来看,潘今一也曾有过“无米下锅”的经历。而他之所以能一次次过关斩将,无疑得益于其一直奉行的创业原则以及与生俱来的创业者性格。
做风投看不懂的东西
与一般的从技术专家转型的企业家稍有不同,潘今一不仅思维敏捷,逻辑缜密,而且能言善道。问及创业心得时,已经是三度创业的潘今一强调了自己一贯奉行的创业原则:不要盲目地依靠风险投资公司,而是要做他们看不懂的东西,开辟一个全新的行业,获得先发优势。
“我是在上个90年代末开始创业的,那正是光通信最热的时候,但是2000年末行业即陷入困境,互联网泡沫经济开始全面破灭。也是在那段时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创业者不能过于依赖风险投资。”潘今一解释道,资本具有趋利本能,因而风险投资公司总是习惯性跟风,看着什么行业热就扎堆进入什么行业,但其实他们对行业未必十分了解。
“我在美国经历过硅谷‘最好的时光’,做光通信的人根本不需要找钱,钱会主动来‘找’你,我那时候也每天被风投追。决定创业时,很轻松就拿到了2000万美元。”然而,这种近乎狂热的创业热潮和投资热潮带来的只是繁荣假象。“钱来得太容易,反而不利于创业,这会让创业者过于浮躁,盲目地被风投引导,追求某些不切实际目标,却忽视了公司产品这个基础。”等到行业泡沫破灭时,最后反而伤害到整个行业的发展。
“创业者跟风做别人已经做起来的东西,可能风险投资公司会给你资金,但很难获得比较大的成功。”潘今一强调,真正有战略眼光的创业者要先于别人看到未来的市场,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发技术和产品,再将之做成产业,从而开辟一个全新的行业。“让公司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做起来了再告诉风投的人你所做的事情才是未来的方向,这时候再适度地吸引投资,做大做强自己的企业。”
潘今一创办弘视通信就是这样的思路。2006年,还在西门子担任首席技术官的潘今一发现一个新的创业方向:视频分析和检索,即在大量视频片段中迅速找出符合要求的人和事件,提供实时警报和事后检索。“谁要是在视频搜索领域掌握了先机,谁就是未来的谷歌和百度。”带着这样的判断,潘今一很快就找到了合作伙伴,各自拿出一笔资金准备创业。
与此同时,潘今一也跟诸多风投公司的人进行交流,但并非找他们投资,而是看他们是否对视频分析检索这个领域有所了解。“跟他们一聊,结果没几个听得懂的,这时我就放心了,风投公司的人看不懂的东西,一定有得做。因为在短期内没人会来跟你抢,那么你就有相对充足的时间来开发产品,等你把产品做出来了,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头地位也就建立起来了。”
- 上一条:中国该如何留住人才?
- 下一条:天津提出社工人才培养计划 5年内建成人才金字塔